網域名稱俱樂部


返回   網域名稱俱樂部 > 電腦與網路技術 > 數位化世界新聞與觀察評論

回覆
 
主題工具
  #1  
舊 2013-02-21, 02:04 AM
9fu 的頭像
9fu 9fu 目前離線
進階會員
 
註冊日期: 2007-07-23
文章: 2,006
預設 創業新聞-趨勢科技張明正:大膽離開現有的一切,就會發現自己的價值

[跨界新人才]趨勢科技張明正:大膽離開現有的一切,就會發現自己的價值
撰文者:趙郁竹發表日期:2013-02-08 00:00
「美國、中國的年輕人都在瘋創業,只有台灣的年輕人在迷惘。」這是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走遍四方的觀察。做為站上全球舞台的台灣軟體產業代表性企業,面對整個社會及產業的轉型腳步不夠快,張明正頗有急切感。他說台灣的人才不是不夠拚,而是不夠飢渴(hungry)。最可惜的是,40歲左右的中生代還未出現能登高一呼的意見領袖,掌權者依舊在60歲左右的人手上,以製造業的舊思維領導台灣產業,漸漸偏離了全世界正在全力追尋的新方向。

「如果台灣年輕人的就業環境真的很糟糕,那轉型失敗的企業要負最大責任,」張明正說。如果要預見未來人才需求,得先抓對產業趨勢,從電腦、網路之後,雲端、大資料(Big Data)就是全球趨勢,了解這些產業,就會漸漸知道需要什麼樣的人才。而就大資料來看,人才範圍已經不限資訊科技領域,舉凡社會學、心理學、統計學……,無一不是大資料產業應用的其中一環。

抓對方向的責任讓企業來做,年輕人有其他的責任,就是了解自己、找到熱情。張明正認為,台灣年輕人不能過度依賴,「壯遊」是個好方法,讓自己學著離開現有的一切,在這樣的環境下,就會深入思考自己的價值、能力,以及熱情究竟在哪裡。只要建立自我價值,就不會輕易被外在價值觀(父母、社會)影響對於工作的選擇。如果年輕人能充分發揮所長,就是促成產業再進化的動力。

大家要先有警覺,這世界如何在改變?了解這一點,我們才知道未來會有哪些新的人才。從工業時代、電腦產業、網路,然後雲端運算、大資料出來了,每個都是很重要的產業轉變,都需要一些時間。就像雲端產業出來這麼久,現在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人。

現在急需了解的是大資料會替這世界帶來什麼不一樣。但這次和以前不同,因為不只影響到資訊產業,而是各行各業的人。大資料讓每個產業看到前所未見的視野,就像每個人加上一副太陽眼鏡,看世界的方法不同了。

在這個時代下每個產業都有新機會,但同時也要具備「問對問題」的能力,勇敢去問以前不敢問的問題,因為大資料的核心就是解決問題。企業什麼時候才會出現CDO(資料長)?未來資料會成為企業最重要的價值,是公司競爭力的源頭。

談未來人才,做統計、社會學、應用數學,這些科系在未來都很重要。我是輔大應用數學系畢業,現在大資料時代起來了,就發現它的好用。社會學會開始起來,因為很多社會現象因為資料分析都開始浮現。自我量化也將成為趨勢,我們第一次可以把個人的數據蒐集起來,例如我戴的Nike+手環,它可以量測我今天走幾步路、睡眠如何,個人健康、生理數據測量等應用都有新發展。

社會氛圍讓台灣年輕人感覺很迷惘,但我看矽谷年輕人卻很積極,好像創業熱又回來了。這問題出在台灣還停留在工業時代、製造思維,技術都是跟隨者。但跟隨者在這幾年多起來了,像印度、中國,所以我們處於製造過度到創造這段青黃不接的時代,才造就產業環境不佳。

產業轉型失敗,造成就業問題

台灣的就業問題在於如何從製造經濟轉型到知識經濟,但這都講20年了,現在才知道原來關鍵在軟體,但已經太晚了,雲端、大資料新趨勢一個個出來。台灣一旦碰到危機,直覺反應就是把以前的成功模式端出來再講一次,然後檯面上講創新的都是和我一樣5、60歲,甚至7、80歲的人。台灣缺乏中生代的意見領袖,還沒有能夠成功打出國外的新秀出來,等了15年都沒有這樣的人出現。

另外,台灣的軟體人才還是脫不了服務硬體的思維,前陣子出來很多App公司,也很多年輕人投入,但還是沒有一個成功的例子出現,就很難持續。中國那邊又太強,我看到幾個台灣團隊過去中國,適應得也不太好。

很多人找不到工作,企業卻也找不到合適的人,這就是需求不符,因為產業變化太快,台灣教育也比較封閉。另外,企業轉型轉不過來更是核心問題。台灣年輕人並不是不夠拚,而是不夠飢渴(hungry)。

美國年輕人從進去大學就開始想畢業要找什麼工作,他們把這件事當成大學一個很重要的指標。但我們華人比較把大學當成了解自己的過程,不一定要去適應外界的需求,兩種說法都說得通。台灣的大學不太管學生,玩起來很愉快,畢業後競爭力就很差,但可以自我覺醒,成為一個比較完整的人。

我覺得年輕人的就業問題,企業還是要負很大的責任,因為它們轉不過來。大家對未來沒有信心,就不敢投資,也不敢投資人才。如果未來還是一群同樣思維的老人在掌權,整個文化不會改變。結構問題來自掌權的那群人,掌權不是問題,問題在他們抓的方向不對,和世界的方向不合,就會影響工作機會。

兩年前我就告訴年輕人一件事:去Facebook看它們的徵才網頁。如果我是新鮮人,一定深入研究蘋果、亞馬遜、Google、Facebook的公開信和公開演說,這對思考很有幫助,更幫助他們了解世界如何變化。

用育成中心創造機會

我在美國看到育成中心越來越多,像楊致遠(雅虎公司創始人)就在史丹佛附近蓋了一間育成中心,一堆年輕人就擠在裡面,他只提供場地,讓大家交流。然後有些導師就會進來,這些人通常是矽谷已經退休的創業家或者已經成功的CEO,教年輕人實作。

這不像以前創業這麼嚴肅,一定要找投資、寫一堆計畫,現在就三、五個人聚在一起動手做,先把東西做出來,然後看看有沒有使用者,和市場直接開始互動。我看美國很多大學部的學生,背著背包、跨條街就到了學校附近的育成中心,幾個同學就在下課時間動手做,我覺得這也是很好的歷練和機會,對未來會更有方向。

如果台灣這些科技大老們每個人可以出來贊助一點錢,投資育成中心,讓台灣到處都有創業機會,把機制建立起來,就會有好點子。要期待企業轉型、學校教育體制改變,這都太難、太慢了,建立育成中心最快。《數位時代》去年底有舉辦Demo Show,我覺得這樣就很有幫助,如果一年能有20次小小的Demo Show辦在大學旁邊,氣氛就不一樣了,重點是要讓更多年輕人來看。

傳統認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,深深了解自己的能力,看清事實真相,但現在大學生出來不知道自己要幹嘛,這是大問題。所以他們只好接受社會價值,去大公司工作,但大公司又轉型轉不過來,就卡住了。

成功之道:丟掉依賴,建立自我

我在趨勢選才的條件就是「做自己」(be yourself),我相信人的潛力無窮,但有太多外界價值觀的干擾。我建議年輕人壯遊,但不是亂遊,要開闊世界觀,找尋自己的熱情,不要被外界價值觀干擾,讓自己能充分發揮潛力。如果我今天只有20出頭,世界如何亂都與我無關,只要關注值得關心的事,比如那四家大公司CEO講的話。

過度依賴也是台灣年輕人的大問題,都20幾歲了,不要再依賴媽媽、依賴社會,沒有「離開」的經驗。壯遊就是一種離開,離開台灣、離開工作、離開男女朋友、離開一切,不要害怕失去現在安逸的生活,說穿了就是要有能力了解自己的潛力和熱情。



原文刊於數位時代雜誌2013年1月號 原文連結
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
  #2  
舊 2013-02-21, 03:15 PM
chat chat 目前離線
進階會員
 
註冊日期: 2010-09-01
文章: 1,241
預設

好文推薦

另, TrendMicro 的防毒能力評比(與其他眾多防毒軟體評比)
這一兩年比它全盛時期下降很多
祝趨勢科技能再接再勵 ...
 
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
回覆

主題工具

發文規則
不可以發表新主題
不可以發表回覆
不可以上傳附件
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

啟用 BB 代碼
論壇啟用 表情符號
論壇啟用 [IMG] 代碼
論壇禁用 HTML 代碼



所有時間均為 +8。現在的時間是 12:25 PM


本站主機由網易虛擬主機代管
Powered by vBulletin® 版本 3.8.4
版權所有 ©2000 - 2024,Jelsoft Enterprises Ltd.